糖尿病中肾近端小管细胞的变化
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驱动因素,糖尿病肾病(DKD)是糖尿病患者肾活检中观察到的糖尿病组织学改变,包括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(GBM)、系膜扩张和结节性硬化(Kimmelstiel-Wilson结节),占所有慢性肾脏病病例的近一半,可以根据患者存在白蛋白尿 (>60 mg/d) 和/或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(eGFR) (<2 cc/min) 来诊断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,但更低的白蛋白尿阈值可能意味着 1 型糖尿病患者的 DKD。
最近的研究表明近端小管(PT)细胞决定肾小球滤过中的作用。大多数鉴定的eGFR相关基因由肾PT细胞表达。高滤过和肾肥大是糖尿病肾病最早的改变,PT细胞主要负责这种肾脏增大和高滤过。
如上图为糖尿病中肾近端小管细胞的变化,健康的PT细胞利用脂肪酸并通过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产生ATP以支持Na / K ATP酶,然后为钠介导的葡萄糖,氨基酸或质子重吸收产生钠梯度。肾小管葡萄糖升高导致基础Na/K ATP酶和钠介导的葡萄糖共转运蛋白的负荷增加,需要更多的氧气和ATP来满足这种更高的代谢需求,由缺氧诱导因子(HIF)感知导致氧气浓度降低(相对缺氧),HIF激活将诱导代谢重编程,并与mTOR一起诱导肾小管细胞增殖和肥大,增殖和肾脏生长。
综上所述,PT细胞在DKD发育中起着关键作用。在早期阶段观察到PT细胞肥大和增殖,这可能需要与增加的代谢需求和高滤过相匹配。
参考文献:
[1] Samer Mohandes, Tomohito Doke, et al. Molecular pathways that drive diabetic kidney disease. J Clin Invest. 2023 Feb 15; 133(4): e165654. Published online 2023 Feb 15. doi: 10.1172/JCI165654.
[2] Chengxiang Qiu, Shizheng Huang, et al. Renal compartment-specific genetic variation analyses identify new pathway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. Nat Med. 2018 Nov;24(11):1721-1731. doi: 10.1038/s41591-018-0194-4.